新闻中心
市政总院设计的苏州南站集疏运通道竣工
2025-01-16
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苏州南站及枢纽道路集疏运系统同步启用,上海市政总院承担了苏州南站集疏运系统规划方案、府时路西延和落客平台联络道工程设计等重要任务,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联动融合发展。 顶层规划,实现交通快速集散 依托长三角交通技术中心,总院在前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等工作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参与苏州南站枢纽集疏运系统,先后承担了《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苏州南站集疏运系统研究》,并主持设计了《苏州南站道路集疏运系统(府时路西延)工程》,为沪苏湖铁路如期通车运营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片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为提升苏州南站枢纽辐射能级,加强与示范区及长三角交通联系,打造快速无缝衔接的高品质对外出行体验,苏州南站规划形成“多向出入、高效便捷、区域联动”的道路集疏运系统,与周边高、快速路网络紧密衔接,形成北向、南向、东向三个主要方向的快速进站通道,并与苏州南站进站层落客平台连接,实现铁路客流的快速集散。 设计布局,满足近远期通行需求 苏州南站道路集疏运系统(府时路西延和落客平台联络道工程)由集疏运通道段和主线段两部分构成,分近、远期实施。近期集疏运通道段与汾杨路地面直连,主线段与汾杨路形成地面平交;远期集疏运通道段形成完整的“快进快出”三向枢纽匝道,接入汾杨路远期隧道主线。主线段向西延伸与莘七线相接。 站城核心,系统性强。工程地处核心区域,需同时满足枢纽站和城市交通的总体交通需求,并符合南站枢纽设计总体要求,此外,对景观、环境要求高,设计方案须统筹考虑,系统性强。 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工程主线段以桥梁形式跨越南庄荡湖区及多条河流,下穿沪苏湖高铁,上跨常嘉高速,需同时满足铁路、高速、航道、水利等多方面的净空、安全、环保等要求,技术难度大。 界面繁多,协调难度大。工程集疏运通道段接入南站站房及落客平台,与地面被交道路、站房地下通道、出租车蓄车场、能源站房等工程相互交叉、同步设计,技术和协调难度大。 |